close

How Doctors Think

     之前看到 TSUBASA 的 blog 介紹這本書,不是很喜歡這種標題殺人法的取書名方式,在上週看完黃金羅盤的北極熊後,晃到高雄大遠百的誠品去把它帶回家,好加在不好的就只有中文版的書名而已。這幾天在家有空就拿出來看,想趕緊看完,推薦給大家,內容蠻多,稍微消化一下會比較好。 先說,如果你誤以為這本書是在講醫生有多麼不值得信任(被中文版書名所誤導),出錯的比率比你想像中的要高,教你怎麼要去挑戰醫生的判斷而錯過這本書,那就太可惜了。

    台灣傳統上對於醫生,一向是相當尊敬。醫學生經過聯考高分錄取,又努力了七年在醫學院學習,就算不知道整個養成教育還有哪些,但看過公視大醫院小醫生裡那些苦命的 Intern, R1那麼努力地累積醫學上的能力,總是比我們凡夫俗子來的了解我們的身體到底出了什麼毛病。
   
    我們都希望問診的醫生能有豐富的經驗,看一下我們拍的 X-ray 照片與檢驗報告後就可以鐵口直斷,告訴我們得的是哪一種病,小到感冒,或是比較嚴重的痛風,對症下藥後,可以減輕我們在病患中的痛苦。如果醫生在我們面前,對於我們的問題,猶豫又頓爹(台語),我們可能就會懷疑這醫生到底懂不懂,心理偷偷盤算,還是應該要掛他們科主任才對 :P

    在診間醫生的判斷往往像是聖旨一般,威嚴不可侵犯。於是很習慣醫生用權威的口吻告訴我們,就是這樣,回去吃藥,多休息就會好,下次再回來複診。對於到底自己生什麼病,有很大的比率連病名都說不清楚,更不用說是哪些藥是做什麼用的,有沒有什麼副作用..
   
    這樣真的會比較好嗎? 在醫生思考的過程中,有沒有人知道他們是根據什麼資訊,在短短幾分鐘的問診時間,靠著簡單的對話,就得到那些寫在病歷表上的結論? 對於這輩子不可能成為醫生的我們(啥? 久病成良醫算不算? Orz ),在就醫的過程中,是否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幫助醫生更容易知道我們的狀況,來做正確的判斷。不像以前資訊被封閉在醫生的圈子裡,有了網路後,做點功課,可以查到許多相關的資訊。我們應當利用這些部分,來更理解醫生告訴我們的部分,進而降低醫生判斷方向錯誤的情況。在第五章便描述了這麼一個母親透過她自己的理解,溫和而堅定的避免她女兒做了不必要的骨髓移植手術。
   
    這本書涵蓋的範圍比我剛開始閱讀時的猜想要廣,從大醫院到急診,小兒科到我誤以為只會操作醫療儀器的放射科,包含到稍微複雜的議題,例如藥廠是如何影響醫生開藥的部分。透過一個個故事與訪談,讓我們理解醫生在面對活生生的病人時,有時並不如我們猜想中的確定。資淺的醫生可能過於依賴統計上的數據而尚未具備橫向獨立思考的能力,資深的醫生可能因為要看的資訊太多( 例如書中寫的放射科醫生 ),被迫要依賴過往的經驗下訓練出來的直覺,在短時間內下判斷,或多或少而有所有遺漏。這本書並不用艱澀的醫療口吻來描述,就算偶爾有醫學的專有名詞,也不會造上閱讀上的麻煩。倒是在看書的過程常停下來,跟自己有限的就醫經驗相互對照,想想如果是我自己以後該怎麼做。
   
    本來想用書摘的方式來做這本書的分享,這樣一來恐怕會造成碎唸的字數過多,反倒造成反效果 :P 最後用兩則自己的經驗與書裡的看法跟大家分享。
   
    聽我爸媽說在我還很小的時候,曾經發高燒,治療效果似乎不大好,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過高,醫生告訴我爸媽說可能是血癌。在當時可是把我爸媽給嚇壞了,他們已經算是當時比較晚婚的,在近三十歲時小朋友居然被宣布得白血病,等同於被宣告小朋友時日無多。現在能看到我在這邊打字,當然可以知道這初步的判斷是錯誤的了。我爸媽有帶我去屏東的基督教長老醫院做 second opinion , 重新診斷後才排除這樣的疑慮。猜想如果當初就這樣繼續治療下去,也許很快就發現弄錯了,也許會多花很多不必要的治療。

    這不是在炫燿說我有被誤診的經驗,三十年前的醫療水平跟現在當然也不能相提並論,同日而語 ( 有那麼久囉..遠目.. )。大多我碰到的醫生,都很願意回答我提出的問題。在這只是舉例說,不是只有重症病患才會被誤診,有時就是會不小心碰到 ^^;;
   
    另外就是在約兩年前,我有坐骨神經痛方面的問題,最嚴重的時候逛個百貨公司,走沒幾步路從屁股會一路痛到右小腿,就看到一個大男人在賣場走道單腳跳。那時候工作好煩,好想找個什麼理由請長假,暫時離開那個環境。我去看了新竹光復路上某大醫院的神經外科,看看這病大概是怎麼回事。一開始先拍 X-ray,看不出個所以然來,過兩周更惡化後,醫生開診斷書叫我去拍 MRI ( 核磁共振 )。當我拿片子回去跟醫生討論時,那時候我不知道在想什麼,直接就問醫生,這種程度會需要開刀嗎? 醫生一開始還挺保守的,後來看我好像不排斥,就說這個開刀才會好。

    我不是說醫生做出錯誤的判斷,因為我媽媽也有同樣的問題,椎間盤突出痛到送急診開刀。只是那時候太想藉著生病的機會,暫時離開工作的環境,便沒有仔細跟醫生討論,是否還有其他的治療方式,畢竟開刀後身體的缺損很難補的回來,而間接影響到醫生做出比較簡單但不見的是最好的決定。後來靠著 psb 的幫忙,慢慢的恢復了健康,現在便很慶幸當初沒一時昏頭真的同意醫生去開刀。
   
    還有很多書裡面的內容,是無法在短短的這篇內介紹完,自己也還沒完全吸收消化。有機會去書店看看這本書吧,最後摘錄書裡很喜歡的一句話當作結束

    "衡量各種看來互相矛盾的數據或資料,必要的時候還要再尋找其他的資料,再來做決定。這種權衡,這種決策過程就是好醫生的標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